经济学院于代松教授团队在JCR一区期刊发表学术文章

作者:于代松来源:经济学院浏览次数:52

近日,经济学院于代松教授研究团队在SCI期刊《Agriculture》(JCR一区,ISSN:2077-0472,近三年影响因子为3.6)发表题为Abatement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Land System Reforms: A Case Study of the Farmland ‘Three Rights Separation’Reform in China”的研究论文。于代松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022级硕士研究生海啸为第二作者,西华大学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该文探讨了我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减排效应,使用了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采用了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包括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调节效应模型来研究。结果表明,“三权分置”显著抑制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而农业规模化与农业经济规模的大小充当其中的两条路径。异质性分析显示,非粮食主产区省份的政策效应小于粮食主产区省份,且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研究结论认为应继续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三权分置”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抑制作用。

论文首页

团队介绍:

于代松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聚焦于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完成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德技术贸易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由四川省科技厅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四川革命老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由四川省各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同时发表系列论文“Impact of carbon trading on agricultur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于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Abatement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Land System Reforms: A Case Study of the Farmland ‘Three Rights Separation’ Reform in China(于SCI一区期刊Agriculture发表)”“共享经济进乡村的动力、路径及未来展望(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收录)”以及四川革命老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现实困境及出路探究、以农业机械应用促进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四川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机地互适”视角等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的论文成果。此外,研究团队长期以来还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展开了深入研究,与同为经济学院的贺刚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合作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为甘肃、贵州、西藏、甘孜、雅安等地方产业与地方经济开展多项规划,接连完成了“洪雅县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0年)服务采购项目”“甘孜州‘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服务项目”“山南市隆子县区域协调与城镇发展专题研究”等课题。

于代松教授常年服务于地方政府、关注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多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城乡关系发展等相关研究,提出的政策和意见被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其他地区政府多次采用。主持完成国家、省部及地方委托课题数十项,对城市乡村振兴建设、城乡关系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均较为关注,且有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著有《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理论、实践与前瞻》《都市农业的成都模式研究》等专著。于代松教授带领学生合作撰写并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于代松教授研究团队合影

责编:曾益

编审:陈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