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085400)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
时间:2024-06-02 , 作者: ,点击量:1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尤其是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服务西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败与挫折,恪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拒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品德要求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掌握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电气、软件、光电、仪器仪表等专业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等新兴方向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该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相关规范,具有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能独立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面向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系统)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2.通信工程
3.控制工程
三、学分要求和修业年限
总学分达到35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核心课学分不低于2学分。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研究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
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未满2.5年申请硕士学位者,必须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及其他培养环节,且课程考核为优秀(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其中英语一般不低于70分,其它学位课成绩必须在80分以上);同时必须以第一作者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SCI检索期刊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论文必须见刊并且有检索证明,或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
四、授予学位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本专业领域采取“课程学习”+“校内实训”+“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四阶段递进式培养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学生专业实践环节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其他学生不少于1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企双导师指导制,其中第一责任导师为校内导师。学校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家为产业(行业)导师,参与实习实践、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根据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需要,聘请多位导师组成导师组,进行联合指导。
六、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OG0100000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1 |
考试 |
必修 |
OG010000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2 |
考试 |
必修 |
||
OG0500000001 |
研究生英语上 |
32 |
2 |
1 |
考试 |
必修 |
||
OG0500000002 |
研究生英语下 |
32 |
2 |
2 |
考试 |
必修 |
||
OG0800000001 |
数学类课程A(理工学科) |
48 |
3 |
1 |
考试 |
必修 |
||
专业基础课 |
OJ1208540001 |
通信理论与系统*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 |
|
OJ1208540002 |
线性系统理论*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 |
||
OJ1208100001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 |
||
OJ1208100002 |
信息论 |
32 |
2 |
2 |
考试 |
选修 |
||
OJ1208100003 |
现代信号处理*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 |
||
OJ1208100007 |
数字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100003 |
深度学习原理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100006 |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 |
32 |
2 |
1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100008 |
智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4 |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6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8 |
机器学习*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350001 |
最优化理论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F0807010001 |
随机过程 |
48 |
3 |
2 |
考查 |
选修 |
||
规范与素养课 |
OL1208540001 |
电子信息专业英语 |
16 |
1 |
2 |
考查 |
选修 |
|
OL1208540002 |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16 |
1 |
2 |
考查 |
必修 |
||
OL1208540003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考查 |
必修 |
||
非学位课 |
专业方向课 |
OF1208540001 |
机器人控制技术* |
32 |
2 |
2 |
考试 |
选修 |
OF1208540002 |
机器视觉 |
32 |
2 |
1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540003 |
现代检测技术 |
32 |
2 |
1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540004 |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 |
||
OF1208100001 |
无线通信射频与微波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100002 |
雷达信号处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100004 |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1208100005 |
嵌入式理论及应用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 |
||
OF1208100007 |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及应用 |
32 |
2 |
1 |
考查 |
选修 |
||
OJ1208100005 |
数据科学 |
32 |
2 |
1 |
考查 |
选修 |
||
OJ1208100006 |
信号检测与估计 |
32 |
2 |
1 |
考试 |
选修 |
||
OF1208080012 |
DSP技术与算法实现 |
32 |
2 |
1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1 |
云计算理论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2 |
自然语言处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8 |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9 |
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1 |
社会网络与计算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4 |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5 |
微服务设计原理与架构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6 |
操作系统内核设计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7 |
情感与视觉识别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公共选修课 |
德育、体育、美育、管理、经济、法律等,见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列表。 |
至少选修 1学分 |
||||||
必修环节 |
OB1208540001 |
中期考核 |
1 |
3 |
单位 审查 |
|||
OB1208540002 |
开题报告 |
2 |
3 |
|||||
OB1208540003 |
电子信息专业实践 |
8 |
3~4 |
|||||
OB1208540004 |
学术交流 |
1 |
1~6 |
|||||
补修课程(对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补修本类别/领域本科主干课程2门) |
不计学分 |
单位 审查 |
备注:课程名称后面有“*”的课程为核心课。
七、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必要环节。通过专业实践应达到:基本熟悉电子信息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实践活动中从事工作的内容必须与最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电子信息专业实践要求总共8个学分,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工程实训,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充分利用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强调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发展新趋势的学习与实践。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学生,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余学生的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
八、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及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按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学位论文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标准和《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实施细则》执行;毕业及授予学位要求按《西华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西华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学位授予标准执行。
计算机技术(08540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所在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尤其是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服务西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败与挫折,恪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拒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品德要求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掌握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软件等专业领域,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等新兴方向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该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相关规范,具有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能独立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面向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系统)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研究方向
不区分研究方向
三、学分要求和修业年限
总学分达到35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核心课学分不低于2学分。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研究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
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未满2.5年申请硕士学位者,必须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及其他培养环节,且课程考核为优秀(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其中英语一般不低于70分,其它学位课成绩必须在80分以上);同时必须以第一作者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SCI检索期刊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论文必须见刊并且有检索证明,或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
四、授予学位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本专业领域采取“课程学习”+“校内实训”+“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四阶段递进式培养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学生专业实践环节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其他学生不少于1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企双导师指导制,其中第一责任导师为校内导师。学校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家为产业(行业)导师,参与实习实践、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根据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需要,聘请多位导师组成导师组,进行联合指导。
六、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OG0100000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1 |
考试 |
必修 |
OG010000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2 |
考试 |
必修 |
||
OG0500000001 |
研究生英语上 |
32 |
2 |
1 |
考试 |
必修 |
||
OG0500000002 |
研究生英语下 |
32 |
2 |
2 |
考试 |
必修 |
||
OG0800000001 |
数学类课程A(理工学科) |
48 |
3 |
1 |
考试 |
必修 |
||
专业基础课 |
OJ0708120001 |
图论与应用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2 |
数论与有限域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3 |
数据科学与工程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4 |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5 |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
48 |
3 |
2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6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7 |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8 |
机器学习*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9 |
高级程序设计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350001 |
最优化理论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350003 |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
48 |
3 |
2 |
考试 |
选修 |
||
规范与素养课 |
OL1208540001 |
电子信息专业英语 |
16 |
1 |
2 |
考查 |
选修 |
|
OL1208540002 |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16 |
1 |
2 |
考查 |
必修 |
||
OL1208540003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考查 |
必修 |
||
非学位课 |
专业方向课 |
OF0708120001 |
云计算理论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OF0708120002 |
自然语言处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3 |
图像处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4 |
计算机视觉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5 |
隐私计算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6 |
矩阵分析与数值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7 |
无线通信与频谱管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8 |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9 |
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10 |
学科前沿与实践 |
16 |
1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1 |
社会网络与计算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2 |
模式识别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3 |
软件形式化验证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4 |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5 |
微服务设计原理与架构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6 |
操作系统内核设计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7 |
情感与视觉识别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公共选修课 |
德育、体育、美育、管理、经济、法律等,见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列表。 |
至少选修 1学分 |
||||||
必修环节 |
OB0708540001 |
中期考核 |
1 |
3 |
单位审查 |
|||
OB0708540002 |
开题报告 |
2 |
3 |
|||||
OB0708540003 |
电子信息专业实践 |
8 |
3~4 |
|||||
OB0708540004 |
学术交流 |
1 |
1~6 |
|||||
补修课程(对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补修本类别/领域本科主干课程2门) |
不计学分 |
单位审查 |
备注:课程名称后面有“*”的课程为核心课。
七、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必要环节。通过专业实践应达到:基本熟悉电子信息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实践活动中从事工作的内容必须与最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电子信息专业实践要求总共8个学分,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工程实训,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充分利用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强调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发展新趋势的学习与实践。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学生,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余学生的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
八、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及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按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学位论文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标准和《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实施细则》执行;毕业及授予学位要求按《西华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西华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学位授予标准执行。
软件工程(085405)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所在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尤其是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服务西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勇于创新,能够正确对待成败与挫折,恪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拒绝抄袭与剽窃、伪造与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品德要求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掌握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软件等专业领域,以及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生物信息等新兴方向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该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相关规范,具有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独立担负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能独立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面向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装备(系统)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研究方向
不区分研究方向
三、学分要求和修业年限
总学分达到35学分,其中学位课20学分,核心课学分不低于2学分。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研究生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
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未满2.5年申请硕士学位者,必须完成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及其他培养环节,且课程考核为优秀(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其中英语一般不低于70分,其它学位课成绩必须在80分以上);同时必须以第一作者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SCI检索期刊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论文必须见刊并且有检索证明,或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
四、授予学位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本专业领域采取“课程学习”+“校内实训”+“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四阶段递进式培养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学生专业实践环节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其他学生不少于1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企双导师指导制,其中第一责任导师为校内导师。学校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家为产业(行业)导师,参与实习实践、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根据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需要,聘请多位导师组成导师组,进行联合指导。
六、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授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OG0100000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1 |
考试 |
必修 |
OG010000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2 |
考试 |
必修 |
||
OG0500000001 |
研究生英语上 |
32 |
2 |
1 |
考试 |
必修 |
||
OG0500000002 |
研究生英语下 |
32 |
2 |
2 |
考试 |
必修 |
||
OG0800000001 |
数学类课程A(理工学科) |
48 |
3 |
1 |
考试 |
必修 |
||
专业基础课 |
OJ0708350001 |
最优化理论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350002 |
高级软件工程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350003 |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
48 |
3 |
2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1 |
图论与应用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4 |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6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OJ0708120007 |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8 |
机器学习* |
48 |
3 |
1 |
考查 |
选修 |
||
OJ0708120009 |
高级程序设计 |
48 |
3 |
1 |
考试 |
选修 |
||
规范与素养课 |
OL1208540001 |
电子信息专业英语 |
16 |
1 |
2 |
考查 |
选修 |
|
OL1208540002 |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16 |
1 |
2 |
考查 |
必修 |
||
OL1208540003 |
工程伦理 |
16 |
1 |
2 |
考查 |
必修 |
||
非学位课 |
专业方向课 |
OF0708350001 |
社会网络与计算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OF0708350002 |
模式识别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3 |
软件形式化验证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4 |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5 |
微服务设计原理与架构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6 |
操作系统内核设计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350007 |
情感与视觉识别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1 |
云计算理论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2 |
自然语言处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3 |
图像处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4 |
计算机视觉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5 |
隐私计算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6 |
矩阵分析与数值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7 |
无线通信与频谱管理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8 |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09 |
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选修 |
||
OF0708120010 |
学科前沿与实践 |
16 |
1 |
2 |
考查 |
选修 |
||
公共选修课 |
德育、体育、美育、管理、经济、法律等,见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列表。 |
至少选修 1学分 |
||||||
必修环节 |
OB0708540001 |
中期考核 |
1 |
3 |
单位审查 |
|||
OB0708540002 |
开题报告 |
2 |
3 |
|||||
OB0708540003 |
电子信息专业实践 |
8 |
3~4 |
|||||
OB0708540004 |
学术交流 |
1 |
1~6 |
|||||
补修课程(对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补修本类别/领域本科主干课程2门) |
不计学分 |
单位审查 |
备注:课程名称后面有“*”的课程为核心课。
七、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培养必要环节。通过专业实践应达到:基本熟悉电子信息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实践活动中从事工作的内容必须与最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电子信息专业实践要求总共8个学分,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工程实训,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充分利用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强调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发展新趋势的学习与实践。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学生,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余学生的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
八、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及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撰写、评阅与答辩按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学位论文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标准和《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实施细则》执行;毕业及授予学位要求按《西华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西华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学位授予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