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申请了六次,这次终于成功了。”汽车与交通学院唐立副教授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说道。近日,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唐立副教授主持的《基于改进深度学习的多模式出行方式选择建模与模型解释方法研究》获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资助。
自2015年博士毕业后到西华工作,于她而言,此次拿到国家自科基金,意味着多年的努力终于转化为鼓励和肯定。今年4月,唐立的宝宝出生,在怀孕生子期间,除了获得国家自科基金立项资助,唐立还在国内顶级期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并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四川省一流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建设。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西华“青椒”。
人物名片:唐立,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交通运输系副系主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联合培养博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西华大学青年学者后备人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科委委员,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交叉学科学部车联网学科技术委员会主席。在SCI、E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四川省经信委重大专项等8项纵向课题,多次在TRB、ICMC、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国际会议进行学术报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5项。长期担任《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人。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四川省一流课程《交通管理与控制》建设。
六次“击鼓” “花落”唐立
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但对唐立来说,不管“击鼓”几次,成功与否,都只是提升“内功”的必经之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科研项目,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正是由于申请的高标准、严要求,每一年的申报总是强手如云,想要从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申报者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从2016年第一次申请到此次成功获批立项,已经六年。面对前几次的失利,唐立也曾对自己产生过怀疑。“但一定要冷静下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是研究方向有问题?还是课题科学价值不够突出?我会用‘事故树’的方法分析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再进行调整。”她说,“我把每一次申请都看作是和业内‘顶尖高手’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而每一次失败都是训练‘科研心态’的炼金石。”无论结果如何,唐立都会仔细研读基金委反馈的同行评议意见,并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完善下一年的申报书。
时代飞速发展,技术时刻更迭。在意识到自己的选题已经不具备足够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后,2020年,唐立直接推翻连续申请了四年的选题,重新撰写了申报书。为了保证申报书顺利完成,今年的春节,已经怀孕近七个月的唐立几乎就是在电脑前度过的。
唐立的坚持根植于内心的坚定与自信。对她来说,申请自科基金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自己学术能力的进步,是提升自己的“小考”。每年的基金申请,她都会把自己最新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方向融进申报书,期待专家的反馈,从而及时弥补自身不足。
“但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的想法有信心,更不要误解专家的建议。”唐立笑道。去年,部分同行专家认为唐立的选题在理论研究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联度不够,建议她在申报书中加入交通领域中一个较为热门的应用模式。由于当时已经临近提交日期,唐立在没有完全领悟专家建议的情况下对该热门概念进行了生搬硬套,结果遗憾止步于会评。今年她进行了反思,不再一味“蹭热点”,而是在阐述立论依据时强调了原有研究构想的实践价值。终于,她成功了。
科研工作寂寞而辛苦,但一路走来,唐立的家人和朋友成为了她背后强有力的支撑。“我很感谢那些请教过的专家,他们很耐心地对我进行了指导,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也非常感激学院领导和前辈同事们对青年教师在学术上的支持,让我有了更多与其他同行交流的机会。”唐立说。当然,最大的支持还是默默奉献的家人,“我的丈夫也是博士毕业,他深知学术工作对我的意义,甚至在我生完小孩仅两个月就开始准备另一个项目申请书的时候,他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照料孩子的事务,让我能够安心工作。”是家人的理解和鼓励支撑着唐立,让她心无旁骛地在科研路上追梦前行。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唐立认为,年轻就不能害怕失败,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要夯实基础,紧跟科技前沿动态,做出成果。“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更要多与同行交流,他们的经验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唐立说。
忠于选择 潜心科研
自小成绩优异的唐立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在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班读完本科后,2010年成功保送硕士,2011年又保送硕博连读,2015年博士毕业。 “我是典型的理工科思维,喜欢对时间进行精细化管理,长远到每年的大目标、每季度要做的事,细致到每一天做什么,不管是工作、家庭还是生活,我都会规划好。”或许正是因为她心里有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规划,并不断为之努力,唐立的科研之路才会不断进步。
潜心做科研这件事,其实是唐立在大学时代就在心里埋下的种子。她认为科研人员很有魅力,和她自己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的性格也很契合。在正式踏入科研道路前,她参加了很多学生活动:加入辩论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辩论提高了她的思维能力,为她之后在论文的立论、写作上提供了帮助。而参加英文演讲比赛提高了口语能力,也为之后看英文文献、参加国际会议时进行英文汇报等打下了基础。但唐立是确定目标就一定会尽全力做好的人,在确定自己的学术追求后,唐立果断放弃了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把目光转而放在了学科竞赛和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上,全身心投入,为科研不断积淀。
除了明确目标,唐立认为“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会取舍很重要。在别人看来,唐立把科研、教学和家庭兼顾得很好,而对唐立来说,这并不是兼顾,而是源于选择:“既然你想清楚认定要做这件事,就一步一步地来,遇到问题那就解决问题,没有别的捷径可以走。”
唐立的选择也会带给她一些意外之喜。作为青年教师,唐立选择“走出去”,参加各种学术论坛,进行学术交流,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校重大的科研项目,提高学术能力,丰富科研经历。2017年4月,她的一篇论文被交通领域的一个知名国际学术会议录用,得到了去南非参加会议并作汇报的机会。会议持续仅三天,路途单程就要三十多个小时,需要转三趟机。唐立不愿放弃这次机会,但较高的旅行费用让她犹豫了:“当时,我们学院彭忆强院长告诉我,学院将全力支持我,让我不要有任何顾虑。”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她认识了如今的外导——澳大利亚社科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David Hensher,并且得到了同年9月去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为她在这个领域锋芒初露埋下了伏笔。
2017年,唐立在南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去年6月,唐立所在的课题组在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期刊《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自动驾驶公众接受度研究综述》的综述论文。本篇论文历时近十个月,从初选的两百多篇论文,仔细推敲琢磨到最后浓缩到只剩下六七十篇进行深入钻研。为了将影响力扩大,她采用了双语发表的形式。事实证明,她的确“走了出去”,今年,专家在给她的反馈中多了一条“该申请人在本领域学术界比较活跃”的评价。
2019年,我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唐立作为骨干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了申报。作为项目组里的青年教师,唐立不仅把这次申报当成是一次磨炼,更当成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记得当时离提交答辩视频只有一个星期,经多次讨论后,校领导和几位牵头专家认为还需要对答辩材料进行较大的调整,团队成员几乎是每天晚上改好一稿,第二天早上九点又回到会议室开会讨论修改方案,然后继续修改。即使是有人凌晨两、三点将资料发到微信群里,也会立刻收到其他老师的回复。但没有人觉得辛苦,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唐立说,“团队的 ‘狼性文化’鼓励着我们,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做到,没有随便应付之说。我深刻体会到了‘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西华精神。”
在唐立心中,选择是自己的,那付出就是绝对的,就应该做到全身心投入。今年,在航空航天学院张学军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决定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年三十下午接到比赛通知,从正月初一开始,虽然身怀六甲,但唐立没有落下过一次线上会议。“既然决定去参加比赛,就要做到最好。最后我们拿到了一个国家奖、三个省级奖,创下了西华历史最好的战绩。”唐立说,“虽然科研很辛苦,但是因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每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
立于讲台 授人以渔
当老师这个念头在唐立心中早就生根,她的博导告诉她,科研固然重要,但身为教师,就要“立在讲台上”,踏实地把课上好。博士毕业后,汽车与交通学院在川内的基础和优势吸引了唐立来此任教。“我喜欢不断挑战和学习新知识,所以选择了成为一名可以和年轻人常年打交道的高校老师。”她说。
得益于读博期间的助教经历和在辩论队时锻炼出的演讲技巧,唐立对讲台并不陌生。在课程方面,唐立会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知识点,由浅入深,兼顾专业知识与兴趣的培养。例如,讲解“道路交叉口管理”问题时,唐立首先抛出当时的热点话题“郑州耗资6.5亿修建立交桥成新堵点”,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按照书本的理论,修建立交桥本应该解决道路交叉口拥堵问题,但新闻中反映的现实情况却是在立交桥上走1公里要半小时。相比于课本上枯燥知识点,这样有着巨大反差的案例会更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唐立说。
在学生眼中,唐立是一位耐心、负责的老师,不仅能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还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唐老师上课认真且有趣,上课时会分享很多课本上接触不到的知识,拓宽大家的知识面,这也深深影响了我,让我知道多读期刊和了解交通发展现状的重要性。在唐老师的指导下,我也养成了时刻关注交通领域的习惯。”2017级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扈红君说。此外,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她会在课间给同学们播放一些未来交通前沿科技的视频,最后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同学大胆提出设想。扈红君说:“唐老师总是引导大家思考,而不是给出答案。”
唐立在怀孕六个多月时录制示范课视频
作为汽车与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系副主任,唐立负责了《交通管理与控制》以及《交通工程学》等课程的建设工作。《交通管理与控制》这门课,从一门从没达到最低开课人数标准的选修课,在唐立的努力下发展成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必修课,2020年入选校一流课程,2021年入选四川省一流课程。在她的带领下,课程团队里面老师越来越多,课程建设也逐渐完善。她说:“课程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交通管理与控制》这门课结合实践所需,将线下课程加入实验部分,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西华大学同学的专业背景、就业定位和培养定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以及其他同质高校做课程补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城市交通工程师和管理者的身份,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双语课,涉及了很多生涩的英文学术术语,让不少同学感到苦恼。唐立会根据同学们的语言能力做出对应调整,有针对性地注明并讲解专有名词,并在课程中穿插一些带有科技感的英文视频,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让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能够根据视频内容与知识点关联,提高大家的接受度。
作为硕士生导师,唐立深知“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她在实验室的白板上写着——希望研究生们能够提“聪明的问题”,即在提问之前,先自己探索进行解答,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就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是建议、决定还是其他帮助,再进行提问。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效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还能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学会提问,唐立还希望学生在做科研时,能够把“一万小时定律”运用到自己薄弱的地方,跳出舒适圈,弥补自己的不足,全方面综合发展。不仅如此,唐立还把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教给了大家,“心中有目标,时间有规划,做事自然就会顺利一些。”她说。
她的研究生张祖耀对此有着深刻的印象:“在我写第一篇论文时,唐老师让我独立思考该如何完成这篇论文。但我之前从来没有独自经历过从想法开始,不断实验再到最后提炼成理论的过程,加上是全英文写作,压力很大,甚至不想写了。”但当他“艰难”地提交第一稿之后,唐立很快就反馈了修改意见,大到思路和方向,细到单词、语法的错误,都有详细的批注。这一系列的指导操作,不仅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唐立的用心,也让他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讲台之外的唐立会在空闲时间读书和运动,在读书方面广泛涉猎,并且更加倾向于科幻类书籍,这些书籍里对未来的设想对她的前沿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启发。比如在看了星球大战里面飞行器的相关内容后启发了她对于空地交通的一些研究设想。
唐立指导的研究生获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优秀论文奖
唐立不仅在专业课程上教导学生,也在生活中不断引导着同学们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可能很多同学会处于‘忙、盲、茫’中,好像很忙碌,其实是盲目,并且很茫然,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在确定目标之后,学会时间管理,给事情的紧急程度排序,踏实前进,其实会收获到很多。”她说。
无论是假期还是工作日,唐立所在的实验室一直保持着灯火通明,这里的团队精神所激发的凝聚力、向心力紧紧粘合住每一个人,在这样的氛围下,无论是唐立还是她的学生,都在不停向前奔跑着。
谈到未来,唐立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我喜欢科研本身散发出来的魅力,也会脚踏实地做好接下来的每一项工作,用自己的力量为西华的发展壮大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