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我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精神,充分发挥科研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引领、驱动作用,助推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课题申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应用研究、强化难点突破、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课题要求
本年度课题项目设置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课题面向全省申报,择优立项。本通知所列选题均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申报的课题应以本通知中申报指南(详见附件1)的选题为研究方向,允许选择适当的角度和侧重点展开研究。研究成果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申报课题的研究内容应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行业实践紧密相关,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文化艺术类科研课题需提供至少一篇可用于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的相应科普文章。请结合以下要求(须至少符合1项),申报时提出项目的具体研究思路和实践路径设计,结项时提供成果转化证明作为验收依据。所有立项课题完成时限均为1-2年。
1.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活动,可作为行业案例推广经验;
2.研究成果可转化为具体项目并付诸实施(例如:创作项目、公共服务项目、旅游项目等);
3.研究成果可转化为政策措施或工作方案(被厅局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用);
4.研究成果可转化为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在CSSCI(含扩展版)期刊发表,
三、申报条件
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应以研究报告为主。申报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应具有相关研究储备,能对所选研究方向展开深入研究,具有与所选研究方向一致的前期研究成果。
申报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应当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且由一人担任。重点课题负责人应当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职称;一般课题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专业职称,不具备中级职称的,应当由两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课题负责人当年度只能申报1项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他人的课题申报;课题组成员同一年度最多参与2项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申报。正在进行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的课题负责人,以及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
四、填报要求
申报人按照相关要求,于2023年8月28日-9月15日登录智游天府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申报系统http://kyktsb.tsichuan.com注册,并如实填写《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申报书(含活页)》(详见附件2)。
请申报者在2023年9月15日前,将电子版课题申报汇总表、申报书(含活页)oa发至科技处王筱莹。
联系人:王筱莹87720953
附件:1. 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科研项目申报课题指南
2. 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申报书(含活页)
3. 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申报汇总表
科技处
2023年8月28日
附件1
2023年度四川文化和旅游科研项目申报课题指南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及四川实践
2.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方法路径、重点任务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3.城市更新背景下社区旅游发展研究
4.主客共享型旅游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5.四川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研究
6.全民艺术普及创新发展研究
7.艺术乡建的的四川实践与模式研究
8.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承发展研究
9.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结合模式与机制研究
10.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与实现路径研究
11.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
12.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培育打造与持续创新研究
13.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14.非遗创新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15.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研究(可选择文物、非遗、古籍等角度)
16.非遗公共品牌培育的市场化模式研究
17.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传承人群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18.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研究
19.传统文化符号提取及数字化应用研究
20.*数字经济背景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
21.数字化推动巴蜀文旅走廊建设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22.数字文旅经济概念、内涵与发展政策研究
23.国内智慧旅游公众端建设营运研究
24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评级指标体系研究
25.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研究
26.城市文旅空间与演艺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7.四川省主题研学旅行发展研究
28.四川研学旅行(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9.基于需求侧的区域文化和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30.以文旅IP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31.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32.旅游风景道建设与运营机制研究
3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模式效能研究
34.天府旅游名品与新媒体传播策略
35.我省入境游客出游行为和消费特点及针对性营销措施研究
37.传统景区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研究
38.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四川旅游景区产品体系建设研究
39.乡村旅游经济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40.天府国际旅游名县建设标准与政策研究
41.*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42.*四川省旅游人才供需与职业教育建设研究
说明:课题前标注*的为重点课题,其余为一般课题。
附件2
申报编号(系统按提交时间自动生成):
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
申报书
课题名称:
选题编号与名称:
项目计划完成时:
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制
(本页需上传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后扫描件)
申报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成果政治方向正确、内容科学健康。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本栏需上传手写后扫描件)
申报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课题申报指南》及课题申报、评审工作文件的有关规定要求,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书写要清晰、工整,不要漏填、错填。由于填写不当所引起的不利于申报的后果,责任自负。
二、本表(包括“课题论证”活页)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报送1份原件。其中,“课题论证”活页部分与本表其他内容分开装订。
三、本表所附活页供评审使用,必须填写(含所申报的课题名称),但不得出现申报者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四、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科研管理部门联系。
五、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
一、有选择项的栏目,请直接将所选项的代码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者不填推荐人部分。
三、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主 题 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主题词最多不超过3个,主题词之间空一格。
选题编号与名称:填入对应的选题编号及选题全称。
项目设置:按所选项填1个字符,选“A”代表“重点课题”,选“B”代表“一般课题”。
担任导师:课题负责人是否担任:A.博士生导师:B.硕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填写全称。如“××艺术研究院(所)”不能填成“艺研院(所)”;“××××大学(学院)”不能填成“×大(院)”等等。
联系电话:填常用手机号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栏目不够时可另加页。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例如,预期成果为专著和研究报告的,填入“A”和“C”。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注意小数点位置。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
主题词 |
||||||||||||||||||||||||||
选题编号与名称 |
||||||||||||||||||||||||||
项目设置 |
A.重点课题;B.一般课题。 |
|||||||||||||||||||||||||
负责人姓名 |
性别 |
民族 |
出生日期 |
年月日 |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称 |
研究专长 |
||||||||||||||||||||||||
最后学历 |
最后学位 |
担任导师 |
||||||||||||||||||||||||
工作单位 |
联系电话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专业职称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作单位 |
||||||||||||||||||
预期成果 |
A.研究报告;B.论文;C.专著 |
字数 |
千字 |
|||||||||||||||||||||||
申请经费(单位:万元) |
预计完成时间 |
年月日 |
||||||||||||||||||||||||
说明: |
||||||||||||||||||||||||||
二、课题论证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方法、重点难点、创新之处。3.课题负责人与所申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 |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省、部级以上课题须出具已经完成的有效证明);本课题前期成果;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推广及被采纳情况);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
四、预期研究成果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参加人 |
五、经费预算
序号 |
经 费 开 支 科 目 |
金 额 (万元 ) |
|
1 |
资料费 |
||
2 |
调研差旅费 |
||
3 |
小型会议费 |
||
4 |
设备购置及使用费 |
||
5 |
咨询费 |
||
6 |
印刷与出版补助费 |
||
7 |
材料费 |
||
8 |
其他 |
||
9 |
间接经费 |
||
总计 |
|||
其他经费来源(单位:千元) |
|||
经费管理单位 开户银行信息 (必填) |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名 |
||
六、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中级专业职称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
第一推荐人姓名(手写)手机号码专业职称研究专长工作单位 |
第二推荐人姓名(手写)手机号码专业职称研究专长工作单位 |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院校填写)
《申报、评审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章单位公章 年月日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
八、市(州)文化旅游管理部门意见(文化和旅游系统所属单位填写)
对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的审核意见;是否同意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送专家评审;其他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
九、专家评审意见
专家组人数 |
实到人数 |
表决结果 |
||||||||
赞成票 |
反对票 |
弃权票 |
||||||||
主 审 专 家 建 议 立项意见 |
主审专家签字:专家组长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
|||||||||
评审未通过原因 |
1.选题不当,不符合资助条件; 2.课题论证不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不宜承担此项目; 4.课题组力量不强或分工不当; 5.资料准备不够; 6.最终成果不明确; 7.不具备完成本项目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项目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主审专家签字:专家组长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
|||||||||
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意见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批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
申报编号(系统按提交时间自动生成,与申报书编号一致):
课题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必填):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方法、重点难点、创新之处。3.课题负责人与所申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限4000字以内。 (本表须单独装订,表中不得出现申报人、参与者的姓名及所在单位) |
——活页1——
——活页2——
附件3:
2023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申报汇总表
报送单位(盖章):报送日期:年月日
序号 |
申报编号 |
课题名称 |
项目 设置 |
对应选题编号及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负责人 手机号码 |
所在单位 |
报送人:报送人手机号码: